结婚休假天数

艳芬 1663阅读 2023.04.07

【导语】: 北京婚假天数,全国各地关于婚假天数的规定,晚婚休假天数,年休假天数不是整数怎么办,军人结婚当年休假,休假管理制度,国家法定婚假天数,在深圳关于婚假天数及工资发放标准。

2023五一休假天数怎么算

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也就是劳动节,我国规定在劳动节的时候会进行放假,让劳动者好好休息,也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重视,每年年底的时候国家都提出安排下一年劳动节的放假天数,那么五一休假天数怎么算?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五一休假天数怎么算

根据调整2023年节假期安排的通知,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5月6日(星期六)上班。

二、五一劳动节放假几天

1、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5月6日(星期六)上班。

2、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3、5月6日(星期六)照常上班。

三、五一放假加班工资怎么算

按照《劳动法》规定,5月1当天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

按照规定,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乘以21.75天(月计薪天数)乘以300%;在休息日加班,则要按2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即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乘以21.75天(月计薪天数)乘以200%。这里所说的工资收入指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各类补贴都不算在内。

5月1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乘以21.75天(月计薪天数)乘以200%。

5月2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乘以21.75天(月计薪天数)乘以300%。

5月3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乘以21.75天(月计薪天数)乘以200%。

这里所说的工资收入指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各类补贴都不算在内。

五一劳动节不得安排三类人加班

用人单位不能强迫员工加班,更无权克扣工资。如用人单位事先未与员工及工会协商或者用人单位安排的加班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同时有以下情况的不得安排员工加班:

1、妊娠期的女员工,不应延长其劳动时间;

2、女员工怀孕7个月以上,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她们加班;

3、女员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她们加班。

四、劳动节高速免费吗

为进一步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就重大节假日期间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有关问题制定方案。2012年7月24日,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方案规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公路通行费。免费通行的车辆为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摩托车。各地机场高速是否免费由地方决定。

免费时间: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带薪休假天数

对于劳动者来说休假是很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对于带薪休假更是大家很关注的事情。那么在法律的规定中带薪休假的天数是多少天呢?我们作为劳动者就要有详细的了解。下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带薪休假天数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什么是带薪休假

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带薪休假法律条例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看完本文之后大家要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了解才能知道法律上的规定是多久,从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我们可以享受到的带薪休假天数为5天、10天或者15天,所以劳动者可以依法向用人单位提出带薪休假的申请。

带薪休假天数怎么算

带薪休假是每个在职的员工都能享受的,而休假的天数就是和员工在企业的工作时间有关,并且休假天数还有计算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带薪休假天数的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一、带薪休假天数怎么算

1、对于老员工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带薪年休假条例: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法、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合并为“累计工作”时间。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此项规定明确了年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的休息权,不是根据对某个企业的贡献来确定的。

2、对于新入职的规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还规定:劳动者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假如刘先生工作了7年,在今年8月1日跳到乙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二、带薪休假的申请规定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既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职工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用同时需强调“连续工作”必须是无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入新单位时工作日不能间断,否则不适用该款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情形: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带薪年休假天数计算

一、年休假天数怎么算

1、对于老员工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带薪年休假条例》: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办法》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法、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合并为“累计工作”时间。

《办法》此项规定明确了年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的休息权,不是根据对某个企业的贡献来确定的。

2、对于新入职的规定:

《办法》还规定:劳动者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例如:刘先生工作了7年,在今年8月1日跳到乙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二、哪些假不影响年休假

1、产假休了照休年假

《办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都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四种情形不能再休年假

根据国务院规定,如果当年出现四种情形,职工就不能再休年休假了,这四种情形分别是: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三、加班工资报酬怎么算

根据《办法》,单位不安排年休假,或安排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天数的,应在本年内对职工未休的天数,按日工资收入3倍支付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的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