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喂养和护理

思敏 2661阅读 2020.05.08

【导语】: 养鸡过程中,公鸡的喂养和护理尤为重要,公鸡饲养的好坏影响着其后代的优良。如果要想培养出好的小鸡后代,我们首先要饲养好养殖场里面的公鸡,很多人一开始会不知道如何才能饲养好,下面已经给大家整理好公鸡喂养和护理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下。

公鸡吃什么?吃多少?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4.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5.关注种公鸡睾丸发育状况睾丸的大小、重量与种公鸡精子、精液的数量和质量有着直接联系。36周龄后到产蛋结束,要频繁检查种公鸡的体况和增重情况,增重良好有利于减缓高峰过后受精率下降过快;有失重现象产生,应及时增加饲喂料量。若种公鸡5周内失重达100克,精液的精子数量、质量会下降明显:失重达500克以上,精子生产停滞,因此应重视种公鸡增重,从早期饲养开始贯穿于整个饲养周期。
      6.保证良好的饲养管理
      ①断啄。为了防止种公鸡相互啄斗、饲料浪费和混群后交配时对母鸡造成伤害,须精准地对种公鸡断缘。通常在5-7日龄由技术娴熟、有责任心的员工完成。断喙不好,影响饲料消耗、容易发生啄蛋和影响受精率。断喙过晚,喙发育成熟,难度加大,应激加大。
      ②控制均匀度。在种公鸡饲养过程中,要保证鸡群拥有合理的料位和水位,尤其在平养时育雏第1周是人工喂料、自由采食,这就要求工人喂料要均匀且同时给料,保证鸡群采食时间和采食量相同,从而同步发育。在采用限饲之后,布料速度要快且均匀。不管是槽式料线还是盘式料线都要根据鸡群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粒位。
整个饲养期,均须为种公鸡提供合适的饲喂面积,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和福利。平养种公鸡时,6周龄以前种公鸡饲养密度以4只/米?为最佳,每栏鸡不超过500只;6-20周龄以3.5只1米2为最佳; 20周龄以后以3只1米为宜,每栏鸡不超过300只,否则密度较大、饲喂面积较小,再加上限饲会影响部分种公鸡采食,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③注重种公鸡的营养管理。营养供应是种公鸡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的物质基础。育雏期,要饲喂营养全价的肉种鸡育雏颗粒破碎料,不建议使用肉鸡1号料,4-6周龄体重达标后逐步过渡到育成料。产蛋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比种母鸡低,不宜饲喂过多粗蛋白和氨基酸,否则会导致鸡群受精率下降,也会造成种公鸡胸肌过大和体型、体况、体重不好控制,建议采用分同饲喂系统,可避免因偷吃含钙高的母鸡料后,精子发生钙化、受损或死亡。

公鸡饲养管理

1、饲养
      (1)一般在第1-10周龄自由采食,其中第1-5周龄供给黄小料(如肉510料),第6-10周龄供给肉鸡料(如肉513料),保证种公鸡体格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生长。
      (2)第11周龄以后开始限饲,采食后备料,但限饲不要太严,只周增重控制在100克左右。
      (3)公鸡断喙断的要比母鸡少一些,防止断的太多影响以后的配种。
      (4)随着肉鸡的日龄增长,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达到12.54 兆焦/千克,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
      (5)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杂草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和肉质更好。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和运动,以利于育肥。
      (6)巧喂饲料。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利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添加剂及药物等,应加入适量的桔皮粉、松针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质以改变肉色、改善肉质和增加鲜味。
2、管理
      (1)选种:
      ①在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后马上进行初选。选留体格健壮,冠大且直立,淘汰体型较小和光毛鸡以及毛色脚色不符合要求的(如脚颜色发白发青,翅膀背部尾部有白羽的及黑头的)选留黄脚,羽色纯黄的。淘汰喙未断到位的及腿畸形的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公鸡。公母比例1:10,约选留70%。
      ②在第10周末选留冠较大红润且直立的,羽色偏黄偏深的,黄脚等外貌性状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并结合全群称重选留体重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作种用,淘汰部分羽色偏淡偏白的公鸡。公母比例1:15,约选留40%。
      ③在转入产蛋舍之前再选种一次,将性成熟较早、体重较大、体格较健壮、羽色脚色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公鸡留做种用,淘汰羽色较差的(含白羽的羽色较淡的偏红的),冠小的,脚颜色不纯较淡的。公母比例1:20,约选留20%-30%。
      (2)育成期平养:有条件的种鸡场在育成舍时最好对后备种公鸡采用平养,这样可增加公鸡的运动量,增强体质,对以后生产性能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饲养密度要小:在10周龄以后,鸡的体型开始慢慢变大,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单笼饲养,因为此时种公鸡随着日龄的增加体内性*激素的分泌也增加,如每笼内的鸡较多易引发啄斗,增加淘汰率降低种用价值。
      (4)进种数量要足:进苗时公鸡数量约占母鸡数的15%-20%,这样选择余地大一些。易出精品。
      (5)严格防疫。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放养土鸡的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强,较圈养快大型肉鸡发病少。但因其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经常检查,一旦发生,及时驱除,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关联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