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蛋鸭

海玉 2623阅读 2020.05.25

【导语】: 由于鸭蛋利润的飙升,养殖蛋鸭越来越受养殖户的关注,而且养殖蛋鸭的门槛比较低,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规模。那么如何才能养好蛋鸭呢?蛋鸭的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蛋鸭咳嗽怎么办?

蛋鸭咳嗽症状:

      蛋鸭感冒初期,鸭群听见有咳嗽、怪叫、甩鼻、采食略微减少,部分鸭只闭目呆立。发病过程中伴随瘫痪鸭只出现,个别憋蛋,鸭群有发热症状,饮水量略增,拉浅绿色稀便,鸭蛋变小,深绿色鸭蛋增多。
治疗方案:
      (1)可以用强效益达康+安宁+普欣连用5天,还可以用卵康福+普泰维西连用5天,可以恢复产蛋和采食。
      (2)鸭疫清(银翘散)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鸭等水禽病毒性疾病及继发感染引起的其他知疾病感染,尤用于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鸭瘟、鸭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兼治:病毒性呼吸道病、免疫抑制病等。

蛋鸭产蛋期间重感冒怎么办?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增强鸭群的肌体抗病力,预防本病发生。
      2、一旦发生发病,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综合措施扑灭疫情。
      3、消毒可用5%的甲酚、4%的氢氧化钠、0.2%的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
      4、肌肉注射 三禽康肽,预防量减半。

如何防治?

      开产前做好疫苗接种,如减蛋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和鸭瘟疫苗注射。入冬前做好卫生消毒,可用百毒杀等消毒液饮水消毒。做好防寒保暖。在活动场地覆盖塑料大棚,提高活动场地的温度,适当安排排水清池。

蛋鸭应激有什么表现?

      1.惊慌反应阶段。此时,蛋(水禽)鸭鹅动员天然的保护机制,用来抵抗对它生存不利的恶劣环境,其特征表现就是产蛋率急剧下降,部分(水禽)鸭鹅产畸形蛋,其次就是蛋(水禽)鸭鹅表现骚动不安,拥挤成堆,厌食或拒食。如果应激反应引起现象超过有机体适应系统的可能性,蛋(水禽)鸭鹅就会出现死亡。如果继续生存则进入第二个反应阶段。
      2.抵抗和适应阶段。这段期间,蛋(水禽)鸭鹅由于动员了天然保护机制,提高了有机体对应激反应的抵抗力,因此逐步适应了应激反应的环境,并逐步恢复了采食正常,(水禽)鸭鹅群表现相对安静,产蛋率也逐步回升,如果没有更坏的情况出现,即可进入恢复期。
      3.恢复和衰竭阶段。蛋(水禽)鸭鹅经过抵抗和适应阶段后,由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逐步进入恢复阶段,此时体质恢复,产蛋恢复到应激反应发生前水平。但如果应激反应发生作用持续时间很长或激烈,则蛋(水禽)鸭鹅机体抵抗力继续下降,随之出现的就是暴发疾病或衰竭死亡。 圈养蛋(水禽)鸭鹅应激反应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和进入恢复期时间的快慢以及对(水禽)鸭鹅群的危害程度,一般依产生应激反应的强度而定,应激反应发生的强度大,原应激作用持续时间长,进入恢复期时间慢,对(水禽)鸭鹅群的危害程度也重。应激反应发生的强度小则反之。由此可见,应激反应的发生依其强度的大小,轻则影响整个(水禽)鸭鹅群的产蛋率,重则导致疾病和发生死亡,而且对(水禽)鸭鹅群的整个生产力和健康状况均有影响。因此,重视和预防圈养蛋(水禽)鸭鹅应激反应的发生,在蛋(水禽)鸭鹅生产上我们的饲养工作都切不可等闲视之。

如何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蛋鸭生活有规律,但神经质、性急胆小、 易受惊扰,因此在伺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环境安静。舍内 环境要尽量避免异常响声,不许外人随便进出鸭舍,不使鸭群突然受惊,其 次,要保持伺料的相对稳定,词料品种不可频繁变动,不喂霉变、质劣的词料。 再次,养鸭人员也要固定,不要常更换。最后,伺喂次数与饲喂时间相对稳定。 突然变更饲喂时间或突然减少饲喂餐数等均会引起应激,造成产蛋量下跌。

蛋鸭应激怎么缓解?

      产生应激的因素 环境因素高温、严寒,强风侵袭,气温骤变或变化无常;鸭舍通风换气不良,阴暗潮湿,噪音惊扰。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饲料的种类改变,饲料品质不良(饲料营养变低或霉变等),中途变换饲养员,改变作息时间。疾病因素 鸭群发病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追逐捕捉病鸭,全群打针治疗或注射疫苗。
如何减轻蛋鸭的环境应激?
      环境应激因素(温度、声响、陌生物等)对蛋鸭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夏季雨天,尤其是雷雨交加天气的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反应。此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不要让鸭群淋雨,把鸭群关在有干燥干净垫草的舍内,保持干燥,搞好通风;
       其次,舍内必须有适宜的光照,防止黑暗应激,并保持适当的鸭群密度,防止拥挤应激;
       第三,饲养管理人员动作务求轻稳,严禁陌生人和动物进入舍内,防止惊动鸭群;
       第四,在饲料中适当添加VE、VC,以缓解应激反应。

蛋鸭断水应激怎么办?

      在蛋鸭的饲料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E、维生素C,可以很好的缓解蛋鸭断水应激反应。夏季的雷雨天气也容易导致蛋鸭出现应激反应,可以把鸭群关在有干燥、干净垫草的鸭舍内,保持干燥,搞好通风。鸭舍内要有适宜的光照,防止黑暗应激,并保持适当的鸭群密度,防止拥挤应激。

蛋鸭应激的原因

      引起应激因素很多,如环境骤变,气候忽冷忽热,鸭舍结构不合理,或光线不足,照明改变,饮水短缺,饲料突变,长途运输,以及惊吓,等等,频繁应激会降低产蛋量。
      1. 饲料品种的改变。原来喂颗粒饲料,突然改成喂粉料,吃惯前一种饲料的鸭群,看到陌生的新食物,就会走开不吃;又如青饲料和小鱼、泥鳅、螺蛳等,都是蛋鸭很爱吃的饲料,但是如果以前没有喂过,未经调教,第1次在饲槽里放进青料或小鱼、泥鳅之类的新品种,鸭看见时就不敢来吃。
      2. 饲喂方法改变。原来每昼夜喂4次,如果改成3次或把夜里的1次喂料撤掉,鸭子当夜就不适应,夜里推迟产蛋,第2天“日蛋”增多,第3天产蛋率就降下来。
      3. 管理程序改变。随意把放鸭和关鸭的时间延迟或提前,如果改变时间的幅度过大,也会立即引起应激;又如改变照明,本来每天晚上定时开灯,夜间有光照,如果突然停电,而没有采取点灯补充光照,可能会引起鸭群很大的噪动。
      4. 饲养管理人员的调动不当,也会引起应激。因为每个饲养员的习惯和操作方法不同,如频繁换人,使鸭群不能适应而出现应激。
      5. 环境应激因素(温度、声响、陌生物等)对蛋鸭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夏季雨天,尤其是雷雨交加天气的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反应。

怎么预防蛋鸭应激?

      1、了解到蛋鸭具有神经类型较敏感的特性后,在制订饲养管理程序或改变任何技术措施时,都要以保持稳定为原则,不要轻易大幅度改变,必须改变时,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可突变。如果由于季节的变化,从早春到夏天,每天放鸭出门的时间要提早约2小时,关鸭的时间要延迟2小时左右,这种改变要循序渐进,可以每天提前或推迟10分钟,或者每周改变1次,每次20~30分钟,稳定1周后再改变。又如改变饲料品种,假定原先是喂颗粒饲料,如要改喂粉料,也不能突发,应在颗粒饲料中掺入30%的粉料,喂5~7天后,再加大粉料比例,颗、粉料各半混合喂5天,再改成粉料占70%、颗粒占30%的混合料喂5天,然后再过渡到全部是粉料,采用这样逐步过渡的办法,鸭群能够适应,不会引起应激反应。同样,想增喂螺蛳、泥鳅等新的品种,都要经过适当调教,使之慢慢适应,才不会引起应激。
       2、预防鸭群受惊吓,保持安静,能提高圈养鸭产蛋量。据试验观察,凡受惊吓的鸭,产蛋率下降10% ~20%,有时产软壳蛋。所以,平日要加强 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应激,保持安静环境,不要在圈舍旁边高声大叫,非 饲养人员不要随意进入圈内。特别注意防止狗、猫等动物窜入,以免鸭 群受惊,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家庭圈养鸭产蛋量。
      3、蛋鸭代谢旺盛,对污染的空气特别敏感,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每当鸭群戏水时要将鸭舍所有的窗子打开。平时在鸭舍内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能手拿竹竿追赶,恐吓鸭 群。冬要保暖夏要降温,尽量减少冷热应激对蛋鸭的不良影响, 使蛋鸭生活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蛋鸭禁用药物

      一、磺胺类及含有磺胺类增效剂的药物: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脒、复方敌菌净、复方新诺明、复方嘧啶等,由于这类药物抗菌范围广,价格低廉,所以常用于防治鸡白痢、球虫病、盲肠炎及其它细菌性疾病。但是由于这类药物都具有抑制产蛋的副作用,所以只能用于青年鸡,产蛋鸡应禁止使用。
      二、氨茶碱:由于氨茶碱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所以,具有平喘作用。在养鸡业上常用于治疗和缓解鸡呼吸道传染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但鸡产蛋期服用,可导致产蛋量下降,虽然停药后可以恢复产蛋,但一般最好不用。
      三、呋喃类药物:常用的呋喃类药物主要有呋喃唑酮等,对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下痢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主要用于防治鸡白痢、球虫病、鸡伤寒、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和鸡传染性鼻窦炎、火鸡黑头病等。但由于其也具有抑制产蛋的作用,所以产蛋期也不宜使用。
      四、丙酸睾丸素:该药物为雄性激素,在养鸡业上主要用于抱窝鸡醒抱。但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抑制产蛋鸡排卵,甚至发生雄性变异,从而影响产蛋。
      五、金霉素:金霉素是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对鸡白痢、鸡伤寒、鸡霍乱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对鸡消化道具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坏鸡肝脏,可于血钙结合形成难容的钙盐,因而阻止蛋壳的形成,使鸡产软壳蛋,致使产蛋率下降。因此,蛋鸡在产定期对金霉素也应禁用。

在蛋鸭饲料中禁止使用药物和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在蛋鸭饲料中使用药物和药物性饲料添加剂时,药物能够被鸭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液进入各组织器官内。卵巢和输卵管能够将药物直接分泌到鸭蛋中,导致药物在鸭蛋中累积。被残留药物污染的鸭蛋被人食入后,可能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威胁,轻则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重则可导致人得病,甚至死亡。如果儿童食入了被药物污染的鸭蛋,可使儿童内分版泌失调,导致痴呆,身体畸形,甚至残废。在鸭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可能会使鸭体内的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一旦人体感染了这种细权菌,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禁止在蛋鸭饲料中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草药)和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在产蛋阶段,鸭发生疾病用药物治疗时,在整个用药阶段所产的鸭蛋不得作为商品蛋出售。

蛋鸭管理要点

1、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

      对鸭舍、运动场、游泳池及运输工具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必须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消毒前要进行彻底清扫和洗刷,将鸭舍里的垫草、垃圾、剩料和粪便等清理出去,清扫鸭舍,洗刷食槽、水槽,将运动场上的粪便、杂草、杂物等清除干净,泳池放干清淤后再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泳池放满水后,还要消毒1次。装运鸭子的车辆、鸭笼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消毒。鸭子装笼后,再带鸭消毒1次。

2、不从疫区进鸭

      引进青年鸭时,不仅要了解当地疫情,还要对选定的鸭群进行跟踪观察,并了解鸭的日龄、饲养管理状况和疫病防治情况,观察鸭群活动、饮食状况。青年鸭只有经相关主管部门检疫合格后才能引进。装笼前要对鸭只精挑细选,剔除残次鸭。

3、防止应激反应

      如果鸭子装运不当。就会造成应激反应,使鸭的抵抗力降低,从而感染各种疾病。因此,装运过程中应注意装笼要迅速。在一处采购时,应做好准备,1次装完;如果1车鸭从多处采购,应分组同时装笼,做到既快又好,不出差错。装笼鸭数要适中,每笼以l5~20只为宜,天热时少装,天冷时多装,装鸭数量每车(2吨货车)以1500~2000只为宜。鸭笼排列要整齐,顶部不宜用雨布遮盖,以保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途中行车速度要适中,行车过程中避免突然启动或急刹车,尽量不要在途中加油、吃饭,全程运输时问应控制在24小时以内。鸭子运到鸭场后,卸鸭时动作要轻,不能直接将鸭子放到泳池中,因为刚卸下的鸭子体表温度高,遇冷水刺激易突然发病,造成鸭子不能上岸或死在水中。

4、夜间人工补充光照

      光照可促进鸭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光线刺激腺体能促进母鸭卵泡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加快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增加产蛋量。产蛋鸭的正常光照每日需16小时左右。因自然光照不足,必须在夜间人工补充光照,使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充光照的时间达到16小时。其具体做法是:每平方米鸭舍用4瓦~5瓦灯泡安装在离地面1.8米~2米处,每天早晚要定时开关电灯,补充光照的时间要恒定,不能时长时短、时早时晚。

5、补喂夜食

      鸭子代谢机能旺盛,半夜会感到饥饿,故鸭子有夜间觅食的习性。为此,晚上必须供水和补充食料,以保证鸭子过夜不饿、不渴、不叫,以利于多产蛋。提高蛋鸭产蛋率的产品蛋禽专用浩生源减少破壳蛋,提高产蛋率,改善蛋壳颜色增加蛋重,节约饲料成本延长产蛋高峰。

6、加强饲养管理

      鸭子进场后的前20天较易发病,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对鸭群进行调教,使其身体复原,适应新环境,把生理机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开产打下良好基础。刚进场的鸭子不能暴饮暴食,要逐渐增加喂料量和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开始几天应多喂些粗饲料和青绿饲料;不要用强光照明,要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问。在管理上要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把鸭子的休息、采食、嬉水、理毛和入舍睡觉等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以利于鸭的生长发育。
蛋鸭:蛋鸭笼养的优点和关键措施

7、及时接种疫苗

      鸭群发病前往往有先兆,因此从鸭子人舍开始就要注意观察。饲养员应经常观察鸭群采食量和饮水量,注意观察鸭的声音、精神、步态、排便和羽毛光泽等的变化。一旦发现传染病流行,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彻底消毒。病死鸭要焚烧、深埋,粪便进行发酵处理,垫草进行焚烧或堆肥,必要时对鸭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患慢性传染病的鸭应尽早淘汰。疫病发生时,饲养员要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鸭群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观察后,如果一切正常,可安排免疫接种。90~100日龄接种鸭瘟疫苗,1-1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切忌在卸鸭过程中接种疫苗,因为此时鸭子疲劳,接种疫苗不仅免疫效果差,还有可能引起死亡。鸭在开产前应进行1次体内驱虫。进人产蛋期,尽可能避免对鸭进行打针和体内驱虫等,以免影响其正常生产。

蛋鸭转群注意事项

一、转群之前应严格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鸭,如跛腿、瞎眼、病弱、病残、体重过大或过小的鸭。核实数量后,按前几周各栏体重情况有计划地将体重相近的鸭只转到一栋鸭舍。有条件的还 可以做更细致的规划放置。这样有利于种鸭群的给料、补光等饲养措施的实施,使每栋鸭群均能整齐一致地达到产蛋高峰。转群前应调整所要转入鸭舍的料槽和水槽的位置,计算出每只鸭所占用的饮水、喂料 设备的准备数据,并备好饲料和饮水,使转入鸭舍的鸭尽快饮上水、吃上料(先饮水后开食)。保证鸭群有充足的饮水、采食位置,所要转舍的鸭应在原舍内进行带鸭消毒。
二、确定转群时间。雏鸭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鸭舍,到17〜18周龄、最迟不超过20周龄转到产蛋鸭舍。过早转群,因种鸭舍群体较大,往往不利于均匀度的控制,尤其是育成鸭转人产蛋鸭舍时,过早转群容易出现提前开产的现象;转群过晚,由于部分鸭只临近开产,转群会影响鸭群体重的增加,因而会影响这部分鸭只的正常开产或不能按时达到产蛋高峰。只要鸭群体重和日龄符合标准要求则可安排时间转群。炎热的夏季应选无雨天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夜间进行转群,也可考虑换上绿灯泡。寒冷的冬季应选择中午或下午无大风时进行转群,可免去鸭群挨冷受冻。
三、鸭舍环境要搞好。冬季产蛋鸭入舍前 2-3 天,要提前给鸭舍升温,使其和原来鸭舍温度基本一致。舍场用 40%甲醛溶液或 50%来苏儿溶液消毒。 
四、预防应激。冬季要在暖和的中午转群,夏季在凉爽的早晨转群。转群前让鸭空腹,抓鸭、放鸭动作要轻。 转群后 3-5 天饲料中加适量的抗菌素药物,以免鸭转换新环境后不适应造成发病。 
五、要合理分群。转群前要对鸭群进行检查,按鸭的大小分群,以便于采取相对的管理措施。 
六、饲养管理衔接好。当鸭群产蛋率达到 5%时,要及时改喂蛋鸭饲料。改饲需要在育成期饲料中逐渐加入蛋鸭饲料,1 周后全部换为蛋鸭饲料。 从 19 周龄开始,每天光照时间保持 10 小时;从 20 周龄开始,每天增加光照 30 分钟,直至达到每天光照 17 小时为止。 
七、添加黄芪维它。蛋鸭转群后 3-5 天,在蛋鸭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维它,以增强鸭群的抗病能力。

农村养蛋鸭注意事项

1、农村养鸭首先要选择好鸭雏,其次在进舍之前要进行全方位的熏蒸,喷雾消毒,还要保证空舍期要适当。另外在育雏期间要保证鸭群分布均匀,采食活动正常。饲料的喂养以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和瓜类、糟渣类等饲料为主。
2、在农村养殖鸭子的过程当中,养殖人员经常不会给鸭子进行分群饲养,这样也会导致养殖鸭子的失败。因为没有进行分群饲养,鸭子之间就会进行抢食现象。所以一定要合理的控制好饲养密度,然后进行分群饲养。分群处理可以按照公鸭和母鸭、品种之间,还可以按照鸭子的大小或者强弱来进行合理的分群处理。分群处理好,才能为鸭子能生长和发育创造条件。
3、养殖环境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养殖场卫生的处理,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卫生处理不当,会使鸭子受到病菌的感染,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养殖人员要不定期的,对环境卫生进行处理,以避免出现病菌感染。养殖人员也要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理。因为在农村进行鸭子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4、改进饲养技术。饲养肉鸭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即饲养同一品种的肉鸭,同批购进雏鸭,同批饲养,同时出栏;给鸭群饲喂配合饲料;放牧和补饲配合饲料密切结合,应依据放牧情况进行科学的针对性补饲精料;为鸭群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有利于肉鸭正常生长。
5、认真作好防疫工作。在保持鸭群养殖环境卫生良好,定期消毒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对重大疾病(如禽流感)的防疫,应保证每只肉鸭能够按时、保质、保量获得疫苗免疫保护,努力做到一只不漏。

蛋鸭生病预防

蛋鸭生病的判断:
      观察蛋形 
      如蛋的大端偏小,则欠早食,小头偏小是欠中食;如产软壳蛋或蛋壳有沙眼,比较粗糙,说明日粮中缺乏钙或VD。 
      观察产蛋时间 
      鸭子的产蛋时间一般集中在夜晚2:00至早8:00,若每天产蛋时间不能集中,甚至白天产蛋,就要及时补喂精饲料。  
  观察鸭子的体重 
      产蛋一段时间后,要按比例抽检鸭子的体重,若能基本维持产蛋初的体重,则饲养管理比较得当,若体重过轻或过 重,要及时调整日粮尽快让鸭子恢复正常体重。产蛋后期稍有增加属于正常情况。 
      观察蛋重 
      蛋鸭初产时蛋重为40克左右,产蛋到150天左右蛋重达到标准蛋重的90%,到200天左右达到标准蛋重,若蛋重增加过快或过慢,则要查找原因,改进管理方式。 
      观察产蛋率上升情况 
      优良的蛋鸭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康贝尔鸭)一般150天左右产蛋率达到50%,200天左右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若产蛋率上升过慢或有上下波动,说明情况异常,注意查找原因。 
      观察蛋鸭的羽毛 
      若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营养状况良好,否则,要提高饲料的质量。 
      观察食欲 
      无论圈养还是放牧,高产蛋鸭觅食力都非常强,出现抢食的状况。否则,要查明原因。 
      观察鸭子的嬉水状况 
      高产蛋鸭下水后潜水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毛。如怕下水,不洗浴或下水后湿毛,行动无力,此时要查明原因,并加喂动物蛋白饲料和鱼肝油。 
      观察精神状态 
      健康鸭精神活泼,行动灵活,休息安静,病鸭则精神萎靡,离群呆立,缩头垂翅。 
      观察粪便颜色 
      健康鸭群粪便不硬不软,颜色灰黑色,表面有少量尿酸盐沉积。病鸭粪便有绿色、白色、金黄色等不正常稀粪便。 

蛋鸭生病预防

      1. 创造鸭群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鸭舍建设应本着合理布局,有利于生产,促进流通,便于检疫和管理,防止污染畜产品为原则,选址应远离城镇、工矿区和居民区,且容易封闭管理,水源充足清洁的地方,要符合卫生条件,养殖区内要合理布局养殖区、消毒隔离区、饲料贮存与饲料加工区、喂养人员生活区;鸭舍及周围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鸭舍内空气流通。鸭群的游泳池应与活动场相连,并按每只鸭不少于2-2.5m2的水面安排。
      2.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鸭群健康。无论是引进雏鸭,还是中雏鸭,除严把鸭苗的引种检疫关外,还要注意好雏鸭的保温,尤其是冬季和早春。特别要谨防鸭舍温度过低,导致鸭群扎堆死亡和引发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白痢病和球虫病是雏鸭和中雏鸭最易发生的疾病,养鸭户必须时刻注意鸭舍、用具、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严防病从口入。蛋鸭养殖实行封闭式饲养,全进全出制度。
      3. 适时给鸭群免疫接。免疫接种的疫苗必须质量可靠。应到兽医行政部门批准的兽医生物制品经销点购买疫苗,不能购买“三无”疫苗,切实保证疫苗质量。
      4. 合理使用兽药。蛋鸭养殖户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兽药使用的基本常识,并根据自身的饲养水平和鸭群的疾病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兽药。在蛋鸭生病时,严格按规定使用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遵守用药剂量和休药期,尽量不使用滞留性强且有毒的药物,防止滥用抗生素、激素类和合成类驱虫剂等药物;要将饲料,饲料添加剂与药品、消毒剂、灭鼠药、灭蚊药或其它化学药物分门别类贮藏,谨防饲料中混入其它药物。要防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受潮霉变,预防保健性给药或使用饲料添加剂,应尽量选用生物饲料(如加藤菌、益生素、生态畜宝)、低聚糖、酶制剂、酸制剂、中草药制剂等。
      5. 严格执行养殖卫生消毒制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蛋鸭养殖卫生消毒规程,要经常对圈舍、环境、饲喂工具、车辆等进行消毒,选用高效、低毒、不污染环境的消毒药物,并合理使用消毒药物,以保证消毒有效。游泳池的水体应保持清洁干净,水面要大,定期消毒;对空栏及活动场应及时清除粪便及其杂物,严格消毒。对游泳池应将原有用水放干,并及时清除池内污泥及其杂物后,再行消毒,并更换用水。
      6. 加强引种和购置种鸭监管。引进鸭群除了到持有县级以上的畜牧部门颁发有《种畜禽生产经营生产许可证》、信誉度高的正规种鸭孵化场引种外,必须接受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的严格检疫并出具相关的检疫证明。引种回场后,除及时申请动物防疫部门报检外,应对鸭群隔离饲养观察15d以上,待确诊鸭群健康后,方可转入正常饲养,严防外源性疾病传染。

蛋鸭生病怎么办?

一、鸭流感
1、症状。急性败血型: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病例表现垂头缩颈、深度昏睡、羽毛松乱、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腿软无力。产蛋鸭感染后几天内产蛋量迅速下降,甚至停产;急性呼吸道型:头部或脸部皮下水肿,流泪流涕,水样下痢,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产蛋率和孵化率明显下降。
2、防治。做好免疫接种,一般首免在15~20日龄进行,2个月后二免,产蛋前再进行一次免疫,可以达到控制本病的流行发生。
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封锁疫点疫区,淘汰病禽,做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对未发病的鸭群用抗血清或卵黄抗体做紧急接种有一定保护作用。
二、鸭瘟(俗称“大头瘟”)
1、症状。病初体温突然升高至43~44℃,病鸭精神不振,缩颈厌食、渴欲增加,两肢发软。病鸭不愿下水,眼周湿润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常伴有湿性啰音。部分病鸭头颈肿胀,形成“大头鸭”。病鸭排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严重时,病鸭2~3天死亡,一般不超过10天,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
2、防治。本病一经发现,立即隔离,鸭群及场地彻底消毒。早期治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每只鸭肌肉注射0.5 毫升,还可用聚细胞(一种内源干扰素),每只成鸭肌肉注射1毫升,3天1次,连用2~3次。
三、鸭病毒性肝炎  
1、症状。潜伏期为1~4天。有些雏鸭发病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病鸭精神不振,呆立瞌睡,食欲废绝,有些病例出现腹泻,之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不协调,身体向一侧倾斜,头向后仰,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痉挛性踢蹬,呈角弓反张姿势,又有“背脖病”之称。
2、防治。特异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本病。一旦发现本病,立即用抗血清进行注射,每只雏鸭肌肉注射0.5毫升,可阻止疫病传播和减少死亡,保护率达90%~100%。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每只母鸭免疫2次,每次1 毫升,间隔14天。经免疫的母鸭所产蛋孵出雏鸭,可因被动免疫,维持2~3周不感染本病。
四、鸭霍乱  
1、症状。病鸭主要特征为排绿稀粪,浆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坏死斑。此病发病急,死亡快。
2、防治。目前我国生产的禽霍乱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弱毒疫苗;另一种是油乳剂灭活菌苗,可定期进行接种。治疗多采用肌肉注射和拌饵投喂双管齐下。用青霉素钠盐80万IU,用复方氨基比林液稀释,每只鸭肌肉注射1~2万IU,每天治疗1次,连续2天,同时每50公斤饲料加入土霉素40~50克饲喂,连喂5~7天,或者在革兰氏阴性菌继发感染情况下,青霉素钠盐,每瓶80万IU,链霉素100万IU,溶于生理盐水中,给40~80只病鸭治疗,每只肌肉注射0.5~1毫升为宜,每天治疗1次,连续2天,同时喂服土霉素5~7天。
五、鸭大肠杆菌病
1、症状。新出壳的雏鸭患病后,体质软弱,合眼缩颈,腹围较大,常有下痢,多因败血症死亡。较大些的雏鸭,则呈现精神不振,无食欲,呆立缩颈嗜睡,两眼和鼻孔有黏稠分泌物,排灰绿色稀粪,喘气、体弱,常因败血脱水而死。患病成鸭,表现喜卧,不愿活动,站立时,可见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手触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有腹水流出。
2、防治。预防:注重工具设备消毒,定期将鸭舍消毒,饮水、饲料定期添加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对本病有疗效。由于一般肠道内细菌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需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如用氟哌酸按0.01%拌料饲喂,连喂3天。
六、鸭曲霉菌病
1、症状。发病原因 曲霉菌病毒是多数的禽类都能够感染的一类病菌,在鸭子中,雏鸭特别容易感染。这种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引起的,大部分是由于饲料发霉而引起,病的特征是呼吸道感染,发出沙哑的声音,毛发呈现胶状,眼睛半闭,流鼻涕流眼泪,严重的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2、防治。注意及时的检查饲料是否已经发霉,坚决不能用已经发霉的饲料。其次,垫料不能够重复使用,如果重复的话,里面会掺杂着一部分的唾液细菌,这个可以引发鸭曲霉菌。最重要的一点是,鸭舍要注意通风,保证鸭舍的干燥。
治疗方法是在饲料里加入硫酸铜来中和碱性的物质,因为鸭曲霉菌在碱性条件下最容易产生,一旦病菌产生的时候,硫酸铜也可以及时将其反应掉,还要配合使用维生素来饮水,这样就能够治疗这种病毒了。
七、球虫病
1、症状。球虫病是严重危害鸭的急性病,其特征为粪血。发病率高,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急性病例多发生于雏鸭,尤其是2~3周龄鸭。通常感染3天后出现畏寒、缩颈、不食、好渴、喜卧等症状,排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常出现急性死亡。
2、防治。要防止昆虫进入鸭舍和杀灭鸭舍周围媒介昆虫。药物预防可用磺胺二甲氧嘧啶25~73 毫克/公斤或复方敌菌净200毫克/公斤,混料投喂。治疗可选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00 毫克/升饮水3~7天,然后再用300 毫克/升饮水2天;磺胺二甲氧嘧啶400 毫克/公斤和息疟定4 毫克/公斤混料,连用1周后,改用预防剂量;复方敌菌净200 毫克/公斤混料连用,为防止药物中毒,先用5天后,停药2~3天,然后再用。注意适时更换药物,以免造成抗药性。
八、蛋鸭软腿病
1、症状。蛋鸭一旦发生此病,产蛋量急剧下降,精神表现沉郁,羽毛松散。两腿关节肿大,运步艰难,走路摇摆,不能站立,喜睡,身体发抖,头不能抬起,严重时常以跗关节着地或靠两翅支撑着地。因长期跗关节与两翅着地磨损发炎,两腿血行不畅变紫变冷,以致瘫痪,鸭子无法运动与觅食。若治疗不及时,其病情会恶化甚至死亡。
2、防治。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用0.01%百毒杀饮水消毒,勤换垫料,适度放牧或运动,多晒阳光、保证日粮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在种鸭产蛋后期,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刮伤、碰伤等外伤机会。操作切忌粗暴,避免大群发生应激反应。产蛋期间,公母鸭比例要适当(正常比例为1∶5)。
发现病鸭,要及时隔离治疗。每天每只肌注每毫升含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的胶性钙1~2毫升,连续治疗2~3天即可痊愈。也可按每天每只维生素B110毫克、贝壳粉0.5毫克,混于饲料中饲喂,对重症病鸭,无治疗价值的,应予以淘汰。

关联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