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

海玉 2834阅读 2020.06.30

【导语】: 近年来,羊养殖产业发展极快,羊养殖规模在逐步扩大,养殖个体散户越来越多,随之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生概率越来越大。基于此,下面将对羊养殖中比较常见的寄生虫介绍相关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

羊寄生虫病有哪些

      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属于蠕虫病、蜘蛛 昆虫病和原虫病三大类。其中常发生的蠕虫病有捻转胃虫病、 钩虫病、阔口线虫病、结节虫病、鞭虫病、肺线虫病、肝片形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莫尼茨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脑包 虫病。蜘蛛昆虫病有疥癣病,羊鼻蝇蛆病、伤口蛆疽病和羊虱、蜱病。但原虫病较少见。举例如下:
1、螨病
      羊螨病是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羊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螨病又称疥癣、疥虫病,其具有高度传染性。本病主要发生于冬季、秋末和春初,主要通过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厩舍、用具等间接引起感染。螨病是严重危害羊群健康的寄生虫病。
2、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羊患病后常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幼畜及绵羊常因此病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患羊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
3、绦虫病
      绦虫病是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及无卵黄腺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的小肠所引起的。其中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当羔羊、犊牛感染时,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三种绦虫既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
4、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和流行。
5、羊消化道线虫病
      寄生于羊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消化道线虫往往混合感染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和消化机能障碍,病羊消瘦、贫血,严重者死亡。

羊肝片吸虫病怎么治疗

治疗:
      1、常用的驱虫药物有硝氯粉(拜耳9015),每千克体重4-6kg,加水灌服或包在菜叶中口服;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100mg,口服,但服药后有拉稀现象,可自行恢复正常(4月龄以下的羔羊不宜服);丙硫咪哩(抗蠕敏),每千克体重5-15kg,口服,对成虫具有良好驱除效果;硫溴酚(抗虫一349),每千克体重30-40ml,1次日服;四氯化碳,成年羊1.5一2ml,6-12月龄1ml。加等量液体石蜡油肌肉注射;也可加4倍液体石蜡混合灌服。
      2、病羊每千克体重一次口服硝氯酚5毫克和丙硫苯咪唑20毫克,间隔2 天后重复1次。
由于肝片吸虫对红细胞破坏能力很强,驱虫后肌肉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补血,5毫升/只。3天后再肌注一次。对体质较差及怀孕母畜的愈后恢复用“速补”(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每50克兑水500千克。“复合维生素B”(主要成分为硫磺素、烟酸、核黄毒、泛酸、生物素、吡哆素、钴胺素和叶酸等)混合饮水,并肌肉注射“牲血素”。妊娠母畜在分娩2个月后驱虫,同时补充“速补”及“复合维生素B”混合饮水,并肌肉注射“牲血素”。
      3、中药治疗羊肝片吸虫病
      处方1:
      用称取等量的川芎、藜芦、荆芥、桔梗、草果进行粉碎,一般大羊每次服用7.5g,中等羊每次服用6g,小羊每次服用4.5g,间隔1天服用1次,连续使用3次。
      处方2:
      用肝蛭散,主要成分为20g甘草、30g厚朴、25g肉蔻、25g龙胆草、25g贯众、25g木桶、25g茯苓、25g泽泻、25g苏木、25g槟榔,研末服后给病羊服用1/4的剂量即可。
      处方3:
      赤芍20克,贯众、森通各l8克,槟榔、龙胆各30克,泽泻l0克,厚朴l5克,豆蔻l5克,甘草l0克,水煎服。牦牛、羊用量减半。

羊肝片吸虫病如何预防

      羊肝蛭是羊肝片吸虫病。马、牛、猪及人也可感染。羊在食草、饮水时摄入经椎实螺中间宿主体内发育逸出后形成的囊蚴而感染。虫体寄生于畜体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水肿等症状的疾病。本病临床上呈急性、慢性和隐性表现。
       本病多发于多雨、洪水泛滥年份,易发生在沼泽低洼地区。羊发生本病多呈急性型,一般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虫体的数量、年龄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反复多次吃入囊蚴,羊表现明显的症状。急性病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腹胀,有时腹泻,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很快出现贫血、黄疸、粘膜苍白,肝区叩诊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明显。常引起羊群,特别是幼羊大批死亡。慢性型病羊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贫血,粘膜苍白,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异食,被毛粗乱,步行缓慢,眼睑、颌下、胸下、腹下水肿,肝脏肿大。怀孕母羊往往站立不起,发生瘫痪,甚至发生流产。剖检时可见急性病例肝脏肿大,表面有红色素状虫道;慢性病例肝脏呈现肝实质硬变,呈灰白色,胆管扩大,突出于肝表面凹凸不平,胆管内有大量钙质和其他盐类沉积。全身水肿,贫血,脂肪胶冻样。
防治羊肝片吸虫病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定期驱虫。在疫区、或有肝片吸虫病史的地区,每年春、秋两季驱虫1次,常用药物有碘醚柳胺,硝氯酚、丙硫咪唑、五氯柳胺、硫双二氯酚、四氯化碳等,各种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方法如下:
      ① 碘醚柳胺。对驱除成虫及6周龄以上,12周龄以下的未成熟肝片吸虫均有效。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7.5毫克。
      ② 硝氯酚。对驱成虫有高效。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5毫克。
      ③ 丙硫咪唑。对驱除肝片吸虫成虫有良好效果,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15毫克。
      ④ 五氯柳胺。对驱成虫有高效,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
      ⑤ 硫双二氯酚。对驱成虫有效,但注意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
      ⑥ 四氯化碳。对驱成虫有效。口服剂量为成年羊每只2毫升,6~12月龄羊1毫升,与液状石蜡以1∶4比例混合灌服。也可按同样剂量以1∶1比例与液状石蜡混合后肌肉注射。
      (2)粪便发酵处理。及时对羊舍内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特别是驱虫的粪便更要认真处理。
      (3)消灭中间宿主。结合水土改造工程或用1∶50000硫酸铜溶液对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进行浸杀或喷杀。
      (4)对病羊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

羊肝片吸虫病会传人吗

      羊肝片吸虫病不会传染人,羊传染给人的主要是布鲁氏菌病。

羊肝片吸虫病病原: 
      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mrm。该病症状表现因感染程度、机体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异,一般羊只约有50条由时就会出现明显症状;幼羊轻度感染即表现症状。该病多发生于潮湿、多水地区;急性型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慢性型多在冬、春季发生。
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
      该病的症状表现因感染强度、羊的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异,幼畜轻度感染即表现症状。急性型症状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是因在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感染所致。慢性型症状较多见于患病羊耐过急性期或轻度感染后,在冬春转为慢性。
羊肝片吸虫病症状:
      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后;肝区压痛明显;很快出现贫血、黏膜苍白(图2-2-3),严重者在几天内死亡。慢性型病羊,表现为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且易脱落;眼睑、颌下、胸下、腹下出现水肿(图2-2-4);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病情逐渐恶化,最后可因极度衰竭死亡。

羊血吸虫病怎么防治

      羊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羊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引起贫血、消瘦与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是互源性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生物和社会因素,错综复杂。宿主除人外,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动物有牛、山羊、绵羊、马、驴、骡、猪、犬、猫和野生动物,近40多种,几乎各种陆生动物均可感染,而且人与动物之间可以互相传播。

羊血吸虫病防治: 
怎么去控制传染源?
1)每年的春夏和秋季对羊群进行驱虫,定期检查羊群,淘汰病羊。
2)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堆积发酵做成农家肥。
3)结合实际一般用灭螺药物杀灭中间宿主,阻断吸血虫的发育和传播。
4)选择无污染的水源,对水源定期检测,确定无尾蚴后在进行引用,采用水源专用,防止尾蚴感染。
怎么去治疗感染吸血虫病的羊:
1)口服吡喹酮,40-60mg/kg, 1次/天。连用5天。
2)颈静脉注射硝硫氰胺,3-5mg/kg,配制成3%水悬液。
3)灌服敌百虫:山羊,60-80mg/kg。绵羊,90mg/kg.
4)灌服:六氯对二甲苯,250-350mg/kg。

羊血吸虫病用什么药

羊血吸虫病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
      (1) 硝硫氰胺(7505)剂量按每千克体重4毫克,配成2%~3%水悬液,颈静脉注射。
      (2) 吡喹酮剂量按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一次口服。
      (3) 硝硫氰醚(7804)剂量按每千克体重60~80毫克,灌服。
      (4)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剂量按每千克体重700毫克,平均分成7份,每天1次,连用7天,灌服。
      (5) 对已经发病的羊群用贝尼尔按8mg/kg,深部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2天,15天后康复,若预防可按3mg/kg,深部肌肉注射。对附红细胞体并发肺炎的羊除采用上述方法外,并可灌服中药:天花粉20g,黄芩10g,生石膏20g,甘草6g,(2只成羊量)或清肺散开水冲服,每500g,供10只羊饮服。

      羊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羊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引起贫血、消瘦与营养障碍的一种疾病。症状:羊患本病多呈慢性经过,只有当突然感染大量尾蚴后,才急性发病。病羊表现体温升高,似流感症状,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迫促,有浆液性鼻液,下痢,消瘦等,常可造成大批死亡。一经耐过则转为慢性。轻度感染的羊,缺乏急性表现。慢性病例一般呈现黏膜苍白,下颌及腹下水肿,腹围增大,消化不良,软便或下痢。幼羊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母羊不发情、不孕或流产。

羊脑多头蚴病如何治疗

      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寄生于犬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山羊、绵羊的脑脊髓内引起的疾病。表现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是危害羊群的严重寄虫病。全球分布,多见犬活动频繁的地方。

治疗:
羊脑多头蚴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手术摘除虫体,另一种为药物治疗。
      1) 就手术摘除虫体而言,是指通过手术摘除寄生在羊脑髓表层的虫体。这种治疗方法最为直接,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在多头蚴虫发育完全之后,在囊体所在部位进行穿刺开口。沿着开口通过注射器吸取囊中的液体,随着液体的吸出,会使囊体缩小,然后完整的摘除虫体。就药物治疗而言,也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2) 当发现症状时,先将羊置于舍内。如出现兴奋可先镇静,之后口服或肌肉注射吡喹酮,口服量按每千克体重 70毫克,方法将吡喹酮与白面按1  : 2混匀,放入长颈玻璃 瓶内,加水适量混匀,1次灌服。
      3) 先将吡喹酮与过滤消毒好的植物油按1 : 10混合 (因其不溶于水),或与液体石蜡混合(按1 : 10),置于研  钵内研磨,在臀部分2点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60毫克。 有个别羊用吡喹酮同时配合降压消炎,促进吸收药物,很 快得到康复。
      4) 在治疗过程中如症状减轻,能饮食,最好间隔5天 后再用1次吡喹酮。如第2次用药后无特殊变化证明虫 体被杀死。对患病中期羊,在用2次吡喹酮后,按脑炎治  疗,一般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停药7~15 天,再继续用药2个疗程,多数可治愈。
      5) 羊患脑包虫晚期时,用吡喹酮后症状加剧再用降压 消炎药多数效果不佳,治疗价值不大。

羊脑多头蚴病如何预防

预防羊脑多头蚴病的方法:
      1、对狗定期驱虫,每年1次,冬季为佳,药物用氢溴 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2~ 4毫克,或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 毫克,每次混于食物中喂服。病羊、死羊的脑、脊髓不让狗吃。
      2、对羊粪、狗粪堆积发酵消毒处理。夏季半月清1次羊圈,冬、秋季1~2月1次,保持圈舍干燥清洁。
      3、防止犬等肉食兽吃到带有脑多头蚴的羊脑、脊髓。病羊的脑、脊髓应烧毁或深埋。对牧羊犬进行定期驱虫,及时扑杀野犬。
      4、应注重隔离羊群与多头蚴的终末宿主,例如在狐狸以及野犬等多头蚴的终末宿主靠近羊群时应注意驅赶,以免羊群受到感染。

羊脑多头蚴病流行特点:
      首先,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全年的各个季节之中都会出现零星发病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在春季和秋季的病例相对较多,但无明显的规律性而且病羊没有直接传染性。波尔纯种山羊青年羊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病较多,而对于成年羊和60日龄前未断奶羊而言,则很少发生该病病。杂交山羊中波尔山羊血统越高的发病率越高,白山羊未见病例。除此之外,羊脑多头蚴病在体质较好的羊中比较多发,而偏瘦弱的羊中则很少发病。病情会出现反复,病羊的病情即使有所好转,但数日后仍会有病情反复的情况。其次,羊脑多头蚴病的显著症状为神经症状。典型病例会导致病羊走路缓慢,并且会出现摇摆的情况。病羊的反应比较迟钝,而且病羊的视力会随之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羊会出现极度虚弱的情况,甚至会卧地不起。而急性病例则会导致病羊出现高烧症状,体温可以达到40摄氏度以上,并会伴随着呼吸急促以及口吐白沫等症状。最后,羊脑多头蚴病的病程较长,病羊通常会在发病后的2-4周内死亡,但也会出现病羊在7-8周时死亡的情况,羊脑多头蚴病的死亡率极高,死亡率接近100%。通过观察分析可以总结出人工饲喂的羊群中羊脑多头蚴病发病较少,而对于野外放牧的羊群而言,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病几率则相对较高。另外,发病羊群都饲养犬,并且伴随放牧。

关联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