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养鹅疾病防治

海玉 2753阅读 2020.07.25

【导语】: 疾病预防在养鹅生产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旱地养鹅也不例外。下面小编就旱养鹅如何防治疾病向各位养殖朋友做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旱养鹅容易得哪些疾病

1.雏鹅消化不良症
      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如果饲喂管理不当,易引起消化不良。如雏鹅出壳不久就饲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量;饲料中没有细砂粒而使肌胃的消化机能较差。另外,天气突变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2.鹅流行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该病死亡率较高。
3.小鹅瘟
      小鹅瘟是一种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出现精神萎顿、废食、下痢、共济失调等症状;该病发病可分为3种病型。最急性型:出现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急性型:雏鹅出现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拍出黄白色或黄绿色水便等症状表现,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雏鹅群中,出现精神差、不进食、水便等症状,有一部分鹅会不药而愈。
4.副伤寒
      鹅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多发生在雏鹅时,多数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病鹅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病鹅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十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成年鹅呈慢性,主要是消瘦。
5.鹅霍乱
      这个多由病菌感染导致,一段出现很容易批量出现,所以对于发病地区的鹅要格外的注意,最好都打疫苗,一般表现为不进食、腹泻,出现昏迷的情况,严重的直接致死,随意对于病发的有发病前例的鹅群一定要注射禽霍乱菌苗,青霉素、土霉索是治疗这些病症比较通用的药物。
6.绦虫病
      这是一种寄生虫病,多由鹅在进食时将一些虫卵带入体内引起的,很难控制,只能加强提前预防和事后治疗,表现症状为食欲不振,不合群喜欢单独呆着,走路摇晃,个体慢慢变廋,治疗时一般喂养一定量的灭绦灵,喂养后拍出的粪便一定要处理好,避免再次感染。

旱养鹅防疫措施

1、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
      鹅场周围及场内不能饲养 其他家畜、家禽和犬、猫等;保持鹅场内清洁卫生,防止虫、鼠、 蚊、蝇的繁殖和蔓延;进出鹅场的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控制,进出口设  立消毒池;建立兽医室、检验室、解剖室和尸体处理室等必需设施; 鹅场粪便和污物应合理处理,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2、建立和完善防疫检疫制度
      从外面购进种鹅或雏鹅时应严格 检疫和隔离伺养,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对场内 饲养的鹅群要定期预防接种和驱虫,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发  生传染病,要及时隔离,封锁场地,搞好消毒和尸体处理及治疗工作。
3、正确免疫
      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可增强鹅体的特异性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病发生。对健康鹅群应实行计划免疫,切实做好防疫工作。根据本地区肉鹅生产情况,建议免疫程序为:1日龄肌肉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或在4日龄时肌肉注射抗小鹅瘟血清(高免蛋黄液)。如果种鹅在产蛋前已注射过小鹅瘟活疫苗2次,所产蛋孵出的雏鹅就不需要注射小鹅瘟疫苗。3日龄肌肉注射鹅副粘病毒活疫苗或鹅副粘病毒油乳疫苗。6日龄肌肉注射鸭瘟活疫苗。 10日龄肌肉注射禽霍乱活疫苗。15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
4、规范用药
      鹅是强健的家禽,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一般情况下肉鹅很少发病。在日常饲养中比较为多发的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疾病。本地区肉鹅常见病主要有小鹅流行性感冒、鹅痢疾、球虫病、鹅矛形剑带绦虫病和鹅软脚病。小鹅流行性感冒可使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防治。鹅痢疾可用土霉素、诺氟沙星等药物防治。鹅球虫病可使用马杜拉霉素、抗球灵、复方敌菌净等药物防治。鹅矛形剑带绦虫病可使用硫双二氯酚(别丁)、吡喹酮、抗蠕敏等药物防治。鹅软脚病可使用鱼肝油、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防治。在防治疾病时,应选择高效、安全、副作用小、残留少的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旱养鹅会得哪些传染病

1、流感 
      鹅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羽毛松乱,身体蜷缩,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排白色或淡黄绿色水样稀粪。
2、霍乱 
      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鸽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急性型一般无明显症状,常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病程1~3 天,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的后期,病鹅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和化脓\跛行,最后消瘦衰竭而死。
3、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2d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褐色或绿褐色分泌物,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有些还有神经症状。两周龄以上雏鹅病程3~7d,部分患病鹅可自愈。
4、鹅副粘病毒病
      鹅的副粘病毒与鸡的新城疫病毒是同类病毒的不同毒株,因此也有人将此病称为“鹅的新城疫”病。而且试验证明这一病毒可致鸡及鹅发病,二者之间均具有高度互感性和高致死率。鹅大群平均发病率60%,平均死亡率40%左右。不同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鹅患病的病程为小日龄鹅2~5d,大日龄鹅4~10d。大多数鹅发病初期水样腹泻,后期部分病鹅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30%的病鹅还有呼吸困难、打喷嚏症状。
5、鹅浆膜炎 
      鹅浆膜炎是近几年来在雏鹅群流行比较严重的细菌性疫病,是由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最急性型病例出现于鹅群刚开始发病时,通常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6、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
      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体内的条件性致病菌,当鹅的抗病力下降时可使鹅发病。种鹅感染此病产蛋减少,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下降。患有此病的种母鹅可见粪便中混有蛋清和凝固的蛋白或蛋黄,病鹅多有卵黄性腹膜炎,泄殖腔羽毛被粪便污染。种公鹅发生此病,则阴茎红肿,不能回缩而露出体外。雏鹅患病则生长发育缓慢,腹泻,怕冷,生长发育受阻。1周龄的雏鹅感染此病,多发生败血症死亡。
7、鸭疫巴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里默氏杆菌引起,以侵害2~7周龄雏鸭为主,同时也可感染鹅及其他家禽。鹅患此病与饲养密度大、空气污浊、圈舍湿度大、饲养管理差、饲料营养水平低以及鹅群常有应激情况等有很大关系。鹅患此病的死亡率较鸭高,特别幼龄鹅感染此病死亡率高达70%左右。急性死亡则无症状,2~3周龄雏鹅病程1~3d,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眼睛和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部分鼻窦扩张,死前有神经症状。4~7周龄病程1周左右。

旱养鹅怎么预防传染病

1.建立体质健壮的鹅群
      除要选择优良、健壮的种鹅做种外,要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群体质,提高鹅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因为鹅群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或营养不平衡时,生长发育受抑制,或发生营养性疾病,或降低体质。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2.搞好清洁卫生
      (1)水源卫生:尽量不用河、塘、表面水作饮用水。
      (2)工作人员的卫生:饲养员要有专用工作衣、鞋、帽等。
      (3)用具卫生:包括水槽、料槽等。
      (4)环境卫生:清洁卫生的环境,可减少病源,切断一切传播疫病的途径。
3.经常检查鹅群动态
      若发现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羽毛蓬松无光泽、翅膀下垂、两眼无神、闭眼缩颈、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粪便不正常、呼吸困难的鹅.要及时隔离,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措施,以免疾病传播。
4.做好预防注射工作
      如注射禽出败疫苗,母鹅开产前注射小鹅瘟疫苗。

旱养鹅会得哪些寄生虫病

1、鹅球虫病
      雏鹅易感。病鹅缩颈呆立,食欲不振,排带血粪便。剖检见小肠、大肠充血,肠壁增厚。预防:雏鹅在15天后,选用三字球虫粉、克球粉、氨丙啉和球敌等抗球虫药交替拌料饲喂。一旦暴发球虫病应立即在饲料中拌入克球粉,在饮水中加入三字球虫粉,连用3至5天,隔7天再用一次。
2、鹅剑带绦虫病
      该病由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所致的鹅肠道寄生虫病,鹅群放牧下水容易被感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数周至5月龄鹅,因此必须有计划用药物驱虫。患病鹅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离群静坐、翅膀下垂、脚软、走路摇晃、甩头、运动失调,两脚作划水动作,麻痹由两脚开始,发展到全身,向后坐或倒向一侧而死亡,排出灰白色稀粪中常见乳白色绦虫节片。
3、鹅裂口线虫病
      该病对雏鹅和仔鹅危害大,与青、成年鹅分开饲养,不到低洼潮湿地带或死水塘放牧,可大大减少发病。放牧的鹅群应定期驱虫,商品鹅进行1~2次,留种种鹅群须进行2~3次。病鹅应隔离治疗,可用左咪唑或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25毫克,1次口服;甲苯咪唑,每公斤体重用30毫克,1次口服。
4、鹅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
      当鹅有异刺线虫寄生时,组织滴虫便会进入异刺线虫体内,在雌虫卵巢中繁殖,并随卵排到外界。病鹅呆立,翅膀下垂,行走如踩高跷,下痢,粪便呈硫磺色或黄绿色,病重者迅速死亡。剖检见肝脏表面有大小、数目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坏死灶,盲肠异常肿大。治疗可在饲料中加入甲硝唑(灭滴灵),连用3天。
5、鹅羽虱及鹅螨虫病
      羽虱和螨虫是寄生在鹅羽毛上的外寄生虫。患鹅瘙痒不安,羽毛脱落,母鹅产蛋率下降。可采用沙浴法防治,方法为:在运动场上挖一浅池,用10份黄沙加2份硫磺粉拌匀放入池内,任鹅沙浴,同时舍内喷洒灭虱精溶液。

旱养鹅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1、鹅剑带绦虫病预防
      鹅群放牧下水容易被感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数周至5月龄的鹅,因此必须有计划用药物驱虫。商品鹅群应在1~1.5月龄时驱虫l次。留种种鹅群除了1~1.5月龄时驱虫l次外,在4~5月龄时应再驱虫1次。驱虫药物如下: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用150~200毫克,1次喂服。吡喹酮每千克体重l0毫克,l次喂服。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1次喂服。
2、鹅球虫病预防
      主要通过病鹅排出带有球虫卵囊的粪便而传播,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多发。该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搞好卫生工作,在育雏阶段采用将雏鹅和鹅粪分离的方式,能比较有效地控制该病。当雏鹅下地后要注意经常更换和翻晒垫草,保持垫草的清洁干燥,污染的垫草和鹅粪应作为堆肥进行发酵处理。要坚持实行“全进全出”制,不要将多批次的小鹅或者与种鹅饲养在一起,以免互相传染。
3、鹅裂线虫病预防
      该病对雏鹅和仔鹅危害大,与青、成年鹅分开饲养,不到低洼潮湿地带或死水塘放牧,可大大减少发病。放牧的鹅群应定期驱虫,商品鹅进行l~2次,留种种鹅群须进行2~3次。
4、鹅绦虫病
      在每年秋末种鹅产蛋前,要进行全群服药驱虫,保证越冬的种鹅体内无虫。采用吡喹酮驱虫安全有效,按 10~20 mg/kg(鹅活重)用药,拌入饲料中一次喂给。硫双二氯酚也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可采用一次内服150~200 mg/ kg(鹅活重)的剂量。一般早晨喂药后12 h 即可排出虫体,因此,晚上要把鹅围在鹅舍中,经过一夜后基本排完虫体,次日早晨放出鹅群, 将鹅舍中的鹅粪及排出的绦虫以及垫料一起清除,集中堆积成堆肥发酵处理。而雏鹅在40 日龄左右时也要全群驱虫1 次。直到仔鹅84 日龄进入预饲期时, 还须再驱虫1 次。后备种鹅则在4~5 月龄时要再次驱虫。

旱养鹅有哪些致死病

1、鹅出败病
      是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为鸡、鸭、鹅等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较高。
      临床症状:最急性的不出现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不好、羽毛粗乱、体温升至43%以上、离群、闭眼缩头呆立、两翅下垂、不愿意下水、减食或绝食、饮水量增加、下痢较严重、粪便灰黄色或绿色。从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有时曲颈于背后,横卧在地上,兴奋盘旋滚动。最后麻痹、虚脱而死。死亡率高达50%~80%。
2、小鹅瘟病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死亡率也较高。
      临床症状: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雏鹅临床特征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离群呆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下痢严重、排黄色或绿色稀粪恶臭并混有气泡。最后头颈扭转、抽搐、瘫痪、死亡。
3、鹅流行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该病死亡率较高。
      一般症状: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眼结膜发红或眼有肿胀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秽、潮湿、蓬乱,下水样粘液或绿色稀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病程一般为3~5天,死亡前严重下痢。
4、鹅霍乱
      这个多由病菌感染导致,一段出现很容易批量出现,所以对于发病地区的鹅要格外的注意,最好都打疫苗。
      症状:一般表现为不进食、腹泻,出现昏迷的情况,严重的直接致死,所以对于病发的有发病前例的鹅群一定要注射禽霍乱菌苗,青霉素、土霉索是治疗这些病症比较通用的药物。

旱养鹅怎么预防鹅瘟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可以蔓延全群,通常1月龄以上的鹅不感染。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临床症状:雏鹅精神萎顿、废食、离群独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气泡的稀便,病程多1~2d,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小鹅瘟预防:
      1. 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一次)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2. 引种:把好引种关,引进健康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3. 免疫:种鹅应于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首次免疫,也就是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间隔7-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将疫苗作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孵出的鹅雏才可以产生免疫力。
      4. 分蛋:炕坊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炕坊应注重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混蛋”,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母源抗体,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来自疫区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

旱养鹅鹅瘟怎么治疗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3~20日龄、高发于10日龄左右的雏鹅,死亡率接近100%。
      患病小鹅表现为精神萎靡,不能站立,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黄白色、黄绿色伴有气泡的水样便,表现为渗出性肠炎。鼻孔有浆液性分泌物,周围污秽不洁,常甩头;病鹅出现颈部扭转,两腿麻痹,全身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病死鹅,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小肠黏膜肿胀充血,发炎、坏死,有大量淡黄色渗出物,肠腔中有灰白色、淡黄色的固形物,质地坚硬,形如腊肠样,堵塞肠管。
小鹅瘟治疗方法:
      对于发病鹅群可以用小鹅瘟免疫血清防治。用患小鹅瘟康复鹅的新鲜血液加10%的2.5~5%柠檬酸钠溶液,小鹅颈皮下注射,1.5~2.5毫升/羽,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有好的防治效果。患病鹅若感染其它细菌病,每羽小鹅应肌注混入1000~2000单位庆大霉素,早晚各1次,2d后再连用庆大霉素2~3天。
      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免疫是防治此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壳1~2天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5%左右,已发病的雏鹅每只注射0.5~1毫升,治愈率为85%,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每只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0%。购回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2~15℃冷暗处保存,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试用病毒灵口服,每日1~2次,每次1片,会有一定的疗效。

关联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