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预防和治疗

海玉 4464阅读 2020.05.18

【导语】: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养牛业也发展,而牛病是养牛业无法规避的养殖风险之一,有效预防是控制牛病的最佳手段。可牛一旦染上牛病应该怎么办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

牛常见病治疗和预防

牛的常见疾病
一、感冒
  主要是由于气候突变,寒冷、高湿高温而致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病状表现为精神沉郁,耳尖、鼻端发凉,鼻镜干燥,皮温不均,体温升高,食欲减弱,反刍停止,被毛逆立。病出流清涕,随后流稠涕,粪便干燥,畏寒怕冷,拱腰发抖,有的卧立不起。
二、胃肠炎
  主要是由于草料发霉变质、加工调制不当、突然变换等而引起,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饮水增加,反刍停止,体温升高,皮温不均,结膜潮红,脉搏增加,呼吸加快,瘤胃蠕动减弱,腹部触诊敏感,尿少色黄。粪便稀薄,混有黏液、血液及坏死组织碎片,恶臭难闻。
三、瘤胃积食
  主要是由于不易消化的饲料所致。也可继发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病。症状表现为食欲、反刍、嗳气、瘤胃蠕动减少或停止,脉搏、呼吸加快,拱背、起卧、呻吟,先便秘、后腹泻,左肷窝凸起,左腹部坚硬。
四、瘤胃臌气
  主要原因是由于牛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幼嫩多汁类青草、冰冻饲料、霉变饲料,及带霜、雪、雨后、露水青草。其次是饲草中加喂过量精料、豆腐渣或饮用大量豆浆以及饲喂后立即使役或重疫后喂饮等常引发本病发生。另外,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也常伴有本病的发生。
五、有机磷中毒
  误食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青草。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流涎流泪,鼻孔和口角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狂躁不安,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病牛呼出的气体、分泌物、皮肤可闻到大蒜味。
六、食道梗塞
      主要是由于食道内腔突然被吞食过大的块状饲料,如胡萝卜、白薯类块根或未被打破和泡软的饼类饲料所引起。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食欲停止,头颈伸直、流涎、咳嗽,不断咀嚼伴有吞咽而不能的动作,摇头晃脑,惊恐不安。可分食道前部与胸部食道阻塞两种情况。食道前部阻塞可以在颈侧摸到,而胸部阻塞可从食道积满唾液的波动感诊断。
七、前胃弛缓
      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过食浓厚、劣质、发霉变质糟渣饲料;运动不足,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继发于瘤胃积食、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生产瘫痪等。症状表现为初期:食欲减退、胃蠕弱或丧失,反刍次数减少后期停止,间歇性胀肚。后期排出黑便、干块,外有黏液、恶臭、有时干稀交替发生,呈现酸中毒症状。久病不愈者多数转为肠炎、排棕色稀便。
八、创伤性网胃炎
      主要是由于采食过急、咀嚼不充分,异物随饲料咽下,沉入网胃,使网胃壁受损。当牛妊娠后期分娩努责时,瘤胃膨胀,腹压增高等使异物刺伤、穿透网胃壁,经膈达心包引起心包炎。异物未刺伤胃壁前,临床上不呈现任何症状,刺伤胃壁后突然出现病状,食欲、反刍次数减少,泌乳量骤然下降,瘤胃蠕动弱或消失。精神高度沉郁,病牛多站立不动,肘肌战栗,万不得已卧下时十分小心并呻吟与磨牙。触诊网胃部位有明显疼痛感,病牛躲闪。在斜坡上行走时,上坡快而下坡则小心翼翼。当异物穿破网胃2~3天后,体温上升可达40℃,粪干,量少而黑,表面有黏液,有时发现潜血。呼吸短促,脉搏浅快,全身战栗,消瘦很快。
九、瓣胃阻塞
      主要是由于采食了大量的坚硬含粗纤维多的、带泥沙不洁的糟、糠、经霜冻的冻饲料,饮水量又不足。继发于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真胃阻塞、扭转等病的过程中。初期与一般消化不良相似。病期1周后体温上升,饮、食、欲、反刍停止,鼻镜干燥无汗甚至龟裂、伴有呻吟。排粪减少呈顽固性便秘,排算盘珠或栗子样干便、附有黏液。
十、真胃变位
      主要是由于母牛妊娠期间由于膨大的子宫从腹底将瘤胃抬高并将真胃向前左方推移到瘤胃左侧下方,分娩后,重力突然解除,病胃下沉,而真胃不能立即恢复原位,导致该病发生,它与真胃弛缓有关。症状表现为病牛食欲减少、消化紊乱、粪少呈糊状,显著的特征是酮尿,但血糖正常。右侧腰窝下陷,左侧腹第十一肋弓下方膨大,后肢踏步、踢腹。直检可发现瘤胃背囊向正中移位,而右侧空而无压力。
十一、心包炎
      主要是由于分娩后期及分娩努责促使异物向前刺入心包后发病。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在39.5~41℃,肋肌战栗,肘部外展,心音浅快,一般在100~120次,高者达140次。心律不齐,杂音明显,尤以摩擦音易分辨。颈静脉很快怒张呈索状。由于病情发展,血液循环障碍,肉垂及颌下等部位出现水肿。听诊时感到心音遥远听到拍水音。



牛皮肤病治疗和预防

1、牛疥螨病

      流行特点。牛疥螨病是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表面寄生有疥螨和痒螨而导致。疥螨从牛体表离开,在牛舍以及周围环境中能够存活3周,而痒螨能够生存长达2月。该病急性发生,较快传播,传染性较强,牛群中只要有牛患病就会快速扩散至全群。健康牛主要是由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牛,使其体表感染螨虫,从而引起发病。该病通常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节容易发生,这是由于此时光照时间较短,体表被毛较密,而此时皮肤湿度往往相对较高,有利于螨虫的繁殖和发育。
      临床症状。病牛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严重瘙痒、脱毛以及湿疹性皮炎。发病初期,病牛体表皮肤严重瘙痒,接着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废绝,机体消瘦,病变处皮肤形成结痂且有所增厚,被毛逐渐脱落。感染疥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水疱、丘疹和脓疮,后期会形成灰白色的痂皮,硬如橡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少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形成明显的褶皱。感染痒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浅红色或者浅黄色的小结节和水疱,接着出现鳞屑以及呈浅黄色的脂肪样痂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密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导致大量被毛脱落,导致其通常由于冷冻、体质虚弱而发生死亡。

2、牛皮肤真菌病

      流行特点。牛皮肤真菌病也叫做秃毛癣、脱毛癣、钱癣或者匐行疹,是一种真菌性皮肤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皮肤真菌而导致。病原菌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主要感染动物的角化组织,如被毛、蹄、指(趾)甲、爪等。通常是犊牛非常容易感染该病,其中大于2月龄而小于1岁的犊牛最容易感染,成年牛也比较容易发生。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进行传染,病牛接触过的圈舍墙壁、床位、饲槽、栏杆等都能够作为传染源。
      临床症状。基本上所有的真菌性皮肤病都具有相同的临床症状,都是由于表皮角质中有大量菌丝增殖,导致皮肤快速发生角质化,并发生炎症反应,造成皮肤变得粗糙,并存在脱屑、渗出以及结痂等现象。通常是病牛的头部、颈部、肛门以及股臀部等发生病变,症状严重时能够蔓延至全身。病变处周边出现明显的炎症症状,形成豌豆大小的结节状隆起,且该处被毛逆立,并逐渐脱落变稀,皮肤损伤、增厚、隆起,覆盖有灰褐色或者灰色物质,有时会出现鲜红色到暗红色深浅不同的鳞屑和石棉样痂皮。在痂皮剥脱后,会露出湿润病灶以及血样糜烂面,并存在直径在1-5 mm不等的秃毛斑,呈椭圆形甚至圆形。在发病初期或者即将康复阶段,以及皮肤损伤伸入到真皮组织的病牛,会表现出严重瘙痒,摩蹭后会发生出血、糜烂等。随着症状的加重,且出现继发感染时,会导致皮肤进一步增厚,并出现苔鲜样硬化,局部病灶比较平坦,剥脱痂皮且长出新的被毛就能够痊愈。

3、牛放线菌病

  该病特征为:头、颈、颌下以及舌出现放线菌肿。
  该病主要传播途径:10岁以上老弱牛以及2~5岁幼龄牛易患此病,春秋季节用粗硬饲料喂食或者是在低湿地进行牧放时为该病的高发期,呈点状散发。
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牛下颌部或者面腮部经常出现鸡蛋状硬块,硬块呈现出橡皮样硬度,肿块会在牛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受到外因刺激之后快速的发展,蔓延到牛的整个颈部甚至头部。早期表现为肿块部位疼痛,晚期不会出现痛觉,患病后牛表现为呼吸、咀嚼、吞噬困难,快速的消瘦;时而皮肤会出现化脓与破溃,浓汁从中流出,形成瘘管,长时间不能愈合。头、颈、颌部组织发生硬结不热不痛。

4、牛虱病

      发病特点。该病通常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牛体表寄生有牛毛虱、牛管虱、牛血虱以及牛颚虱,吸食血液以及皮屑、毛等导致。第一种为吸血虱,另外三种为食毛虱,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吸血虱,会造成较重的危害。该病通过接触进行传播。
      临床症状。病牛主要表现出烦躁不安,影响采食、休息。机体消瘦,母牛泌乳减少。犊牛患病后往往由于体表瘙痒而频繁舔吮患部,从而引起食毛癖,长时间之后就会在胃内形成毛球,对食欲以及消化机能产生严重影响,并能够诱发其他疾病。如果病牛感染大量的毛虱,会导致严重瘙痒,使其烦躁不安,不断摩擦患处,对采食和休息产生影响。

牛口蹄疫治疗

牛口蹄疫症状

      牛的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乳房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痕。病畜大量流涎,少食或拒食;蹄部疼痛造成跛行甚至蹄壳脱落。本病在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在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针对牛口蹄疫的治疗

      一、对病牛首先要加强护理。例如圈舍清洁、干燥、通风、透气,供给柔软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经常消毒圈舍,在加强护理的同时,要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治疗;
      二、口腔治疗。用0.1%-2%的高锰酸钾溶液、0.2%的福尔马林、2%-3.0%明矾或者2%-3%的醋酸或者食醋洗涤口腔,然后给溃烂面上涂抹10%-20%的碘甘油或者1%-3%的硫酸铜,都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三、蹄部治疗,用3%的来苏儿、1%的福尔马林或者3%-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蹄子;四、乳房治疗,挤奶时要常规消毒,温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乳膏或者磺胺软膏。

牛传染病治疗

1、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人牛消化道、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发病。本病流行猛烈,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不到1%~2%。
秋末开始流行,冬季加剧,夏季往往平稳。
      防治措施:本病一般不允许治疗,就地扑杀,实行无害化处理。发现疫情,严格划区封锁,紧急预防接种,搞好消毒工作,无病地区严禁从有病区引进动物及产品、饲料和生物制品等。
      牛魏氏梭菌病,又称牛产气荚膜杆菌病,俗称牛猝死症,是一种以突然死亡,和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牛或隐性感染的牛只,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发病季节多集中在秋末和初春。所以在流行地区要严加防范。
      本病治疗药物有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和磺胺类;有条件地方可采用高免血清注射,为预防本病可接种魏氏梭菌灭活菌,每头牛皮下注射5毫升。

2、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轻症2~3日内即可恢复正常,故有“三日热”、“暂时热”之称。本病主要侵害3~5岁壮年牛。直接接触性传染,自然条件也可通过吸血昆虫(蚊、蝇)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病牛发病前可见恶寒战栗,突然发高热40℃以上,维持2~3天。
      病牛鼻镜干热、呼吸加快,反刍停止,步态不稳,眼结膜充血水肿、流泪、鼻孔流黏性鼻液、粪干或下痢。
      本病可采用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高热时,可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0~50毫升,或30%安乃近20~30毫升,或百尔定10~15毫升,每日2次。
      对于重病牛,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采取给予大剂量抗生素,结合静脉内补液、强心、解毒、常用青霉素(100万~200万单位/次)、链霉素(1克/次),5%~10%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毫升/次)、安钠咖(2~5克/次),维生素氏(100~500毫克/次)和维生素C(2~4克/次),每日2次。

3、牛疽

      牛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和烈性传染病,会传染很多动物身上。其中牛多为急性型,症状常表现为发高烧,呼吸困难,可视粘膜蓝紫色、有出血点,腹疼,全身战栗,昏迷,甚至严重的会在1~2d内死去。病程较长时,可见牛的颈部,胸部、腹部等多处皮肤出现浮肿。对于经常发生炭疽病或易受该病侵害地区的牛,可在春季对牛进行注射炭疽疫苗1次,比如采用无毒炭疽芽胞苗进行免疫时,一般1岁以上的牛药量在1mL,而1岁以下的牛在0.5mL。对不能用普通牛疽疫苗免疫的牛种,可以采用牛瘟绵羊化兔化弱毒苗疫苗进行免疫,可每1~2a免疫1次。

4、气肿疽

      气肿疽病是由专性厌氧菌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牛、羊传染病。牛的急性传染的特征为跛行,在肌肉丰富的部位发生炎性,中心肌肉出现坏死、变黑,压之有捻发音。对于近几年发生过该病的地区,要在每年春季接种气肿疽明矾菌苗l次,无论牛大小,均皮下注射5mL。

牛败血症治疗

牛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1)急性百病牛,大剂量静脉注射下述药物: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溶于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制成0.5%的溶液,每天2次。
(2)抗出血性败血病血清,大牛60-100ml,小牛20-40ml,皮xia注射或静脉注射。注射后12-24小时内病情未见好转,可重复应用1 次。
(3)青霉素,200 万-300 万IU,肌内注射,每日4 次。
(4)10%磺胺嘧啶(或磺胺噻唑)钠注射液200-300ml,静脉注射,1 日2次。直至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后,再继续用药2日。犊牛剂量减半;15岁以上老牛剂量酌减,与方1合并用药效果更好。
(5)链霉素肌肉注射,每次3~4.5克,每天2次。盐酸土霉素或盐酸四环素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次3.5~4.5克,每天一次。
(6)氯度霉素肌肉注射。每次成年牛2.5~3克,2~3岁的小牛150~200毫克,每日2~3次。
(7)盐酸土霉素,5-10ml/kg 体重,肌内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1日2次,首次量加倍,连用3-5日。
(8)新生霉素钠,2-5mg/kg体重,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或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 日2次。
(9)有肺炎症状的病牛,可使用“914”从静脉中缓慢注入,每千克体重0.01克,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使用,效果更好。
(10)大黄、芒硝版各30克,荆芥、黄连、连翘、玄参、金银花、射干各19克、桔梗、防风、甘草、黄芩、栀子各16克,共煎汤,一次灌服。
(11)银花55克,桔梗、花粉、山豆根、连翘、射干各65克,黄连、马勃、黄芩、栀子、茵陈各55克,牛蒡子35克,甘草30克,煎水灌服。


牛瘟预防和处理

      牛瘟,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只病毒,也称为“烂肠瘟”、“胆胀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临诊病理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的坏死性炎症和出血性素质,并伴以剧烈腹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已将本病扑灭。牛对本病最易感染,其他反刍动物和猪也有一定的感受性。
      临床症状潜伏期3-9天,最多15天。病至后期,迅速消瘦。眼无神,有脓性眼垢,鼻液污浊,口角有泡沫样涎。呼吸困难,发出呻吟,全身震颤,排稀粪,衰竭抽搐而死。病程1-7天,症状在发热后3-4天全部出现。

防治方法

      此病传染率和死亡率极高,病情发展极为迅速,现暂无特效药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加强防疫措施,对引进的牛进行隔绝观察后,确保无携带病毒后才放入牛群。要加强环境卫生,做到定期定时清洗消毒,及时对牛群接种疫苗,一般每年要接种一次。发病时,及时隔绝整个养殖环境,再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疫情,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消毒,销毁污染器具或用药物进行消毒,另外对病畜和同群畜进行扑杀,再对尸体进行无污染处理,防止病情扩散,在病情初期可静脉注射大量的抗牛瘤血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牛痘治疗和预防

      牛痘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牛乳头及乳房急性感染,通过接触传染给人,多见于挤奶员、屠宰场工人,根据WHO报告,本病现已在全球消失。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临床症状:潜伏期4-8天,体温升高0.5-1度,食欲减退,反色停止。挤奶时乳房比较敏感,不久在乳房、乳头出现红色丘疹,1-2天形成豌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疱,疱上有凹窝,内有透明液体,逐渐形成脓疱,然后结痴, 10-15天痊愈。若病毒侵入乳腺,引起乳腺炎。

      防治措施:注意挤奶卫生,发现病牛及时隔离,在染病的牛群中将健牛分开,用河南东方健牛蹄金,每瓶本品用于500 kg体重治疗,预防1000 kg体重,根据病情可连续使用1-2次,特别严重的可连用3天,对痘疮注意治疗,防止感染。用0.1雷佛奴耳液洗创面,擦干后涂10氧化锌软膏或10磺胺软膏。


牛突发病怎么急救?

1.瘤胃臌气

      该病是牛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迅速产气引起,发病急,病程短,病牛因为胃壁扩张,嗳气障碍,最后出现窒息而死亡。急救方法,轻症病牛,可灌服1000毫升石腊油或20毫升的来苏尔溶液加入常水500毫升,一次灌服。重症病牛,可采取瘤胃穿刺手术进行急救。

2.巴氏杆菌

      是牛的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病程短,死亡率高 。轻症病牛急救方法,可用青霉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与及磺胺类等药物肌肉注射。重症可用头孢类药、抗皮质药、强心药等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3.传染性胸膜肺炎

      主要流行于肉牛舍饲期间,环境差、运输途中。症状:急性,呈腹式呼吸,有典型的胸膜肺炎症状,高热、流浆液或脓性鼻液,由于呼吸困难易发出“吭”声,触诊肋间有疼痛表现。慢性:食欲时好时坏,常发干咳,胸前、腹下颈部有浮肿。治疗: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治疗。用复方盐酸林可霉素+核苷酸治疗。

4.亚硝酸盐中毒

      主要病因是牛釆食了大量含酸盐的饲料(萝卜叶、白菜、甜菜、油菜和马铃薯等),而引起的体内中毒,病牛的急救方法可用,1%的美蓝溶液,按每公斤体重0.8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5.药物或疫苗过敏

      有些牛注射完药或疫苗以后,很容易出现药物过敏。出现这种情况,立即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或肾上腺素注射液,重症牛可采取消炎、强心补液等急救方法进行治疗。

6.牛病毒性腹泻

      主要流行4-24月龄以冬季和春季交会间多发。症状:急性、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度,鼻镜口腔粘膜溃烂;舌上皮坏死,呼气恶臭,断而发生亚重腹泻,呈水样,有纤维素性伪膜和血。慢性: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和口腔粘膜发生溃疡为特征,有的皮肤皲裂,出现局限性脱毛和表皮角化。治疗:有条件时注射疫苗预防,发病时用抗生素和免疫素药品,由于长时间带毒,故应用黄连解毒散+止痢散治疗。

7.中暑

      中暑也叫日射病或热射病,是由于天气太热,牛头受到强烈的日光爆晒,使脑和脑膜血管充血和脑急性病变。急救方法,首先,把病牛牵到阴凉的地方,用冷水淋病牛的头部或全身,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可给病牛静脉放血300毫升。其次,肌肉注射青霉素钠和安乃近注射液,重症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3000毫升,5%碳酸氢钠500毫升,安钠咖注射液30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8.产后新生犊牛室息

      母牛由于难产的原因,犊牛长时间在母牛腹部缺少氧气,同时被羊水淹满喉咙,产出后引起呼吸困难而窒息。出现这种情况,急救方法是首先,应及时用双手抓好犊牛的两个后肢,抬离地面五5~10厘米,用力摇晃让羊水从犊牛嘴里流出,然后拍拍犊牛胸部让氧气流通,这样犊牛就可以救活。其次可用尼尔刹米0.5克,一次肌肉注射。

关联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