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群密度控制管理

小编:海玉 534阅读 2020.05.20

养殖户一定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因为雏鸭的养殖密度也会对其养殖效益产生影响。

密度控制

      饲养密度应根据育雏舍构造、饲养设备、通风情况、管理水平以及当时的气候等条件来决定。如笼养和网养的密度应比地面平养的大,保温和通风等条件好的密度可大些,饲料营养水平特别是维生素类水平高时密度可大些。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1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龄14只左右,第3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但是不管群体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要适时进行雏鸭强弱分群,弱雏单独饲养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成鸭数量。

关于肉鸭密度概念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

      (1)1-3天的密度。
      (2)终末密度。
      (3)扩群频度。
      (4)小群体隔离。

肉鸭养殖密度的意义:

      1、确定养殖规模与配套养殖设备。
      2、确定技术工艺与饲养管理流程。
      3、影响肉鸭机体健康与防疫用药。
      4、影响肉鸭群体均匀度和生长性能。

合理肉鸭养殖密度的确定:

      肉鸭饲养密度的确定应根据育雏室构造,育雏设备,通风状况,饲养管理水平,育雏季节温度,出栏日龄,出栏体重大小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开放式鸭棚需要考虑季节如冬季可密,夏季宜疏,而密闭式鸭棚受季节影响较小。
关联标签: